
#听弦馆小徐#听弦馆老徐#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25年11月26日深夜,当时针指向十点一刻,徐雯怡老师在“听弦馆小徐”的直播间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直击灵魂的音乐叙事——二胡经典名作《蓝花花叙事曲》。徐雯怡老师,其名如其人,在二胡艺术的世界里,她是一位文雅而坚韧的“筑梦者”。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到硕士毕业,十三载的央音淬炼,为她奠定了无与伦比的专业基石,使她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并作为优秀人才被北京引进。她不仅是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演奏家,更是教育领域深耕不辍的引路人。作为北京市的骨干教师、一级教师,她将舞台经验凝练成《我用胡琴和你说话2》《会讲故事的二胡》等教材,让高深的琴技化为可亲可感的语言。此外,她作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带头人和市教委“三个一”优质项目负责人,始终站在艺术教育的前沿,推动着二胡美育的传承与创新。如此全面的成就,让她的每一次运弓,都蕴含着技、艺、道三者合一的深厚底蕴。叙事曲之魂,时代悲剧的缩影。《蓝花花叙事曲》由著名作曲家、二胡教育家关铭先生创作。徐雯怡老师的演绎,将这首叙事曲的戏剧张力与情感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乐曲伊始,她以甜美圆润的音色描绘出蓝花花纯洁美好的形象,揉弦之间尽显少女的娇羞与憧憬。随着故事推进,当逼婚的沉重主题袭来,她的运弓瞬间变得铿锵而充满压迫感,左手大幅度的滑音与压揉,将命运的残酷与蓝花花内心的痛苦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最令人动容的是“出逃”乐段。徐老师运用了极具爆发力的快弓与强有力的顿弓,节奏急促,音浪跌宕,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蓝花花在黑夜中奔跑的身影,听到了她急促的心跳与喘息。那种决绝、恐惧与渴望交织的复杂情绪,在琴弦的剧烈震颤中喷薄而出。而到了乐曲尾声,音乐回归凄婉与宁静,徐老师的处理则变得内敛而深沉,一个悠长而渐弱的尾音,如同一声无尽的叹息,为这个悲剧故事画上了休止符,留下无尽的回味与深思。在徐雯怡老师的弓下,《蓝花花叙事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一个曲名,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鲜活生命。她以一位教育家的深刻理解、一位演奏家的精湛技艺和一位女性的细腻感知,成功复活了“蓝花花”的灵魂。这场深夜的直播,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它让我们深信,经典的魅力,正是在于有这样卓越的艺术家,能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让古老的胡琴,永远讲述着动人心魄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