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人类起源,始终是横亘在哲学、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永恒命题。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实证观察勾勒出生物演化的脉络,而佛经中则蕴藏着另一幅充满玄思的起源图景——人类最初居于光音天,因劫运流转降临地球,因贪食地肥而褪去神通、滋生欲望,最终开启尘世文明。这并非对科学假说的否定,而是从精神觉醒的维度,为人类起源的探索提供别样视角。佛陀以入定观照追溯宇宙人生的本源,其记载不仅是宗教叙事,更蕴含着关于欲望、修行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教诲,值得我们深入探析。 一、光音天:人类最初的家园 佛经《起世经》(又称《起世因本经》)详细记述了人类的本源之地——光音天。这是色界天的第八层,是福报深厚的众生所居之处。彼时的光音天人,无需五谷滋养,以“喜悦为食”,身心恒常欢豫;自身散发自然光明,无需日月照耀;更具神通之力,可乘空而行、自在无碍,拥有“最胜色”的庄严形貌与长远的寿命,过着安乐清净的生活。 光音天人降临地球,源于宇宙“成住坏空”的自然劫运。当旧的世界进入“坏”的阶段,万物归于虚空,而光音天中福业将尽的众生,便循着因缘下生到初成的地球梵宫殿中。这些最初的降临者并非胎生,而是“忽然化出”,被称为“娑诃波帝”,意为“世界主”,即地球人类的始祖。随后,更多福寿穷尽的光音天人陆续舍身光音天,降生地球。此时的他们仍保有天人特质:身形端正、光明自在、腾空而行,且无男女之别、无贵贱之分,人人平等,唯有“众生”之名,构成了一个清净无染的大同世界。 二、地肥之诱:欲望萌生与神通退失 地球初成之际,大地上自然凝结出一种特殊的物质——地肥。这种物质如熟煎乳汁表面的薄膜,又如钻酪而成的生酥,形色美妙,味甘如蜜,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灵秀之物。佛经中所谓“地肥”,又称地饼、地味,是劫初之际滋养众生的自然馈赠,也是考验众生心性的关键因缘 。 最初的地球众生本以喜悦为食,无需依赖物质滋养。但其中有性贪嗜者,见地肥甘美,心生好奇,以指沾取品尝,初尝之后心生欢喜,便再三吮食,进而手抄、手掬,恣意贪食。一人起头,众人效仿,无量众生纷纷竞取地肥食用,这一念贪心的萌生,成为人类命运转折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