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非讲述如何管理他人,而是关于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以提升工作效能和贡献价值。其核心思想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位知识工作者本质上都是“管理者”,只要他能为组织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影响组织的绩效和成果。卓有成效不是天赋,而是一套可以习得的习惯。 德鲁克提出了五大核心实践: 1.善用时间:管理者最稀缺的资源是时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将碎片化的时间整合为整块的高效工作时间。 2.重视贡献:工作的出发点不应是职权、技能或活动本身,而应是为组织、同事和客户创造何种“贡献”。这会将管理者的注意力从内部流程引向外部成果,从而提升工作的整体性和目的性。 3.发挥长处:包括发挥自身的长处、上级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有效的管理者用人,不在于克服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使整体绩效最大化。 4.要事优先: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管理者需要勇气,敢于决定“先做重要的事”,并且“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不仅关乎效率,更关乎效果。 5.有效决策:有效的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重心在于辨明问题的性质(是偶发还是常态?),着眼于界定问题的边界条件,再思考解决方案。它强调“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对”。#读书 #国学经典 #彼得·德鲁克 #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