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校园鞭刑:9岁男孩的惩戒之痛 2025年的新加坡康林小学,9岁男孩阿杰攥紧书包带的手还在发抖。3天前,他刚用这只手把同学推下台阶,此刻却要为在学校面临的死亡威胁付出代价,成为新加坡校园鞭刑史上最年轻的受刑者。 这个将秩序刻进基因的城市国家,正用一根特制藤鞭丈量教育与暴力的边界。每周三下午的训育室总弥漫着消毒水味,校长陈国栋握着浸泡过桐油的细藤鞭,面前站着低头搓手的阿杰。根据《教育学校条例》第87条,这根直径不超过12.7毫米的藤条必须精准落在男孩臀部,行刑者需用尽全力,确保留下三道紫红色鞭痕。 3个月前,阿杰第一次用书包砸伤同学时,训育主任试过留校察看、心理辅导,甚至让家长陪读。直到他扬言要带美工刀来学校,校长才在家长书面同意、医生现场监督后,启动这条争议不断的惩戒程序。双腿分开成A字形,随着监督教师的口令,阿杰趴在拼凑的课桌上,运动裤下隐约可见前两次受刑的疤痕。当藤鞭撕裂空气的瞬间,围观学生不约而同缩了缩脖子。这种公开检讨加当众行刑的仪式,比鞭痕本身更让人胆寒。 教育部2023年数据显示,新加坡校园严重暴力事件发生率比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低50%,但心理辅导室接待的焦虑患儿却多了三成。有个男孩在作文里写道:“我的屁股会记得,但我的心好像死了。”支持者举着“零容忍”的标语游行,引用超过70%的民调数据,强调新加坡犯罪率全球最低的秘密就在于此。反对者则播放阿杰受刑时的监控录像,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的专家指着画面颤抖:“让9岁孩子承受终身心理创伤,这绝不是文明该有的模样!” 更棘手的是,当其他国家纷纷废除体罚时,新加坡家长却在请愿书中写道:“我们宁愿孩子带着鞭痕长大,也不要他们带着手铐进监狱。”如今阿杰转学了,新学校的监控摄像头比康宁小学多了3倍。这个把“怕”字刻进教育基因的国度,依然在探索:当藤鞭抽打在9岁孩童身上时,我们究竟是在浇灌文明,还是在播种恐惧? 或许,正如教育部警示牌上那句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的话:“真正的秩序,不该建立在孩子的疼痛之上。” #刑罚#新加坡 #鞭刑#新加坡鞭刑#校园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