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 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 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 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 送寒衣。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 《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因农历九月授衣过早,宋 朝时期这一习俗被移至十月朔日。北 宋时期寒衣节习俗包含授衣与烧衣, 《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下旬便售冥 衣靴鞋以备焚烧;明代发展为彩纸剪 裁衣冠并书写亡者名讳;清代则增添 焚烧纸钱、冥钞仪式。部分地区在焚 烧时撒灰圈区分五代先祖与孤魂野 鬼,并有制作纸扎房舍等衍生习俗。 农历十月一作为入冬首日,古时承载 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妇女们既 为戍边亲人制备冬衣,也为祖先亡人 焚送寒衣。该节日与清明、中元并称 中国三大"鬼节"。寒衣节彰显"慎终追 远"的儒家孝道伦理,其仪式虽以男性 为主导,但女性在祭品准备、仪式操 办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体现出传统 社会对女性维系家族关系的隐性认 可。当代社会倡导文明祭扫,北京、 辽宁等地已出台政策禁止露天烧纸, 推广鲜花祭扫、网络祭奠等新形式。 洪洞大槐树景区自2025年起举办寒衣 节祭祖大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 树祭祖习俗"融入现代节庆。##原创视频 #民间习俗 #夜景拍摄 @王川 @杰克说科普 @乡村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