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奇葩操作:签卖国条约时,用“走侧门”自嗨成“国威胜利”! 1842年《南京条约》谈判现场,清廷官员明知要割香港、赔2100万银元,却在礼仪上玩起“精神胜利”——特意将签约会场设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又坚持让英国代表璞鼎查从军舰侧门登舰签字,对外宣称“番邦蛮夷不配走正门,需俯首从侧门入,方显天朝尊卑有序”。 后续《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谈判更是变本加厉:李鸿章赴日签约时,清廷特意叮嘱“见伊藤博文勿行平等礼,让其从驿馆侧门进见”;八国联军进京后签订《辛丑条约》,庆亲王奕劻竟要求各国公使“从总理衙门侧门入内签字,以泄天朝心头之恨”。 可笑的是,这些操作连洋人都觉得荒诞——璞鼎查直言“侧门正门不过是道门,真正的主权在条约里”,而清廷却在百姓面前大肆宣扬“洋夷虽索地赔款,仍需对天朝俯首帖耳,侧门入见便是臣服之证”,把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粉饰成“礼仪上压制洋人的胜利”。 本质上,这就是腐朽王朝无力对抗列强,只能在无关痛痒的细节上找补,用自欺欺人的“礼仪胜利”,掩盖丧权辱国的核心事实。#历史 #热点 #战争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国际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