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切,源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以及中国政府随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率先发布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公告指出,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加之日本领导人的挑衅言论,给在日中国公民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两天后,教育部跟进发布了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同一天,文化和旅游部也郑重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 这些预警迅速引发了实际的市场反应。多家中国航空公司相继发布通知,表示涉及日本相关航线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客票,可予以免费退改处理。 中国方面的强硬回应让日本政府感到意外。日本共同社报道称,中国采取的措施对日本而言 “超出预期” 。 有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坦言,“当前正处于分岔路口”,担忧若局势进一步陷入僵持,有可能遭受经济反制。 日本官方长官木原稔回应称,中方的警告“与日本方面的认知有差异”,并表示“正因为存在立场差异,日中之间的多层次沟通才尤为重要”。同时,日方已向中方提出此事,“强烈要求采取妥善应对”。 日本旅游业之所以紧张,源于中国游客对日本市场的重要性。 据日本国家旅游局估算,今年1至9月访日外国人达到3165.05万人次,其中访日中国人达到748.72万人次,大增42.7%。 更关键的是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据日本观光厅统计,7至9月的访日中国人消费额达590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1亿元),位列第一。 日本《每日新闻》指出,由于来自中国的访日游客数量众多,中方此举可能会对日本旅游业造成重大影响。日本时事通讯社则担忧,若冲突继续,日中关系降温将不可避免。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取消日本行”、“不买日本产品” 等声音迅速涌现。这些来自民间的自发反应,与政府的官方预警形成了合力。 面对可能到来的“旅游寒冬”,日本国内也开始出现对高市早苗言论的批评声。 立宪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本庄知史公开批评高市早苗 “对安全保障相关法律的理解不够充分” ,对台湾问题等认知也存在不足。 自民党代理政策调查会长田村宪久则试图降温,表示“首相也在反省未能充分说明背景的问题,今后应该不会再有此类发言”。 日本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认为,高市早苗应当撤回干涉中国内政发表的错误言论,向中国政府道歉,并辞去首相职务。 在他看来,高市的错误言论并非偶然,而是日本国内历史修正主义抬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