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松德赞王若有所思地问道:"大士所言,是否意味着夫妻之间并无真情?" "真情倒是有,"莲花生大士笑道,"只是这真情,并非你们所想的那般。世人所谓的爱情,多是贪欲、占有、依赖,混杂着前世的业力纠缠。真正的情感,应当是慈悲、智慧、无私的关爱。"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可知,为何我说配偶并非亲人?" 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因为真正的亲人,是那些能够在你觉悟路上给予帮助的人,是那些与你有甚深法缘的人。而世间的夫妻,多是互相牵绊,增加彼此的贪嗔痴,反而成了修行路上的障碍。" 这时,一位年轻的比丘举手问道:"大士,那我们是否应该避开婚姻,独身修行?" 莲花生大士摇头道:"非也。出家与在家,皆是修行之道。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看破执著,以智慧处理情感。如果能够将夫妻关系转化为修行的助缘,互相帮助觉悟,那么即便在家也能成就。" "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益喜措嘉追问道。 "首先要明白,你的配偶不是你的所有物,也不是你快乐的来源。他或她只是一个与你有缘分的众生,需要你用慈悲心对待。其次,要放下占有欲和控制欲,学会以无条件的爱去关怀。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婚姻的本质——它是修行的道场,不是享乐的场所。" 娘·定埃增仍然对刚才的话心有余悸,颤声问道:"大士,那我对现在妻子的感情,又算什么?" "那是业力的显现,也是修行的机会。"莲花生大士慈悲地看着他,"你前世对她的怨恨,今生通过婚姻关系来化解。如果你能以慈悲心对待她,不仅能消除前世的恶业,还能为彼此种下善的因缘。"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的大门。原来世间的情爱恩怨,竟有如此深刻的内涵。 赤松德赞王感慨道:"大士所言,让人醍醐灌顶。可是,这样的道理,又有几人能够真正理解和实践呢?" "这正是问题所在。"莲花生大士叹了口气,"世人执著于表面的现象,不明因果业力的深层规律。他们以为找到一个完美的伴侣就能幸福一生,却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