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太子朱允炆高枕无忧,但实际上朱元璋却漏掉了一个人,也正是因为此人,直接影响到了将来大明王朝的走向,他就是陈,或许就连朱元璋自己也没有想到,大明的格局会很快发生变化。陈亨是早年跟随朱元璋作战的重要将领之一,只不过在朝廷逐渐走向稳定之后一直在北方边疆地区驻守,所以逃过了朱元璋的大清洗。在朱元璋去世之后,陈亨理所应当地辅佐建文皇帝朱允炆,在他看来,朱允炆或许能让大明王朝重新走向正轨,但这个年幼的小皇带终究是让他失望了朱允炆乃 是朱元璋的孙虽然是钦 定的皇位继承,人,個却要以小小年纪应对来自于叔叔的压力,他的叔父们不仅是长辈,还是盘踞在各地掌握兵权的藩王,想安稳地坐上皇位,削藩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现在的朱允炆羽翼未丰,需要避其锋芒,缓缓图之,包括陈亨在内的许多大臣都建议朱允炆不可操之过急,但他坚决不断,主张立刻进行削藩,伴随着燕王朱棣造反,靖难之役爆发。此时的陈亨也对朱允炆大失所望,一番斟酌之后,选择投靠燕王朱棣,大将军的临阵倒戈对于建文皇帝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陈亨这一走,不仅带走了昔日战场之上大显神威的精兵良将,也让建文皇帝一边士气低落。当时的朱棣人马本就不多,但陈亨的加入改变了这一劣势局面,尤其是他所负责驻守的北方都是通往京城的军事重地,如今被朱棣占领,战况迅速发生转变。很快朱棣就掌握了局面,攻破了南京城,建文皇帝不知所踪,大明江山从此易主。其实陈亨之所以选择放弃朱允炆投靠朱棣,主要是担心前者会走朱元璋的旧路,自己有幸逃过第一次,并不代表在将来能逃过第二次,所以才提前转变阵营,为自己寻找一条后路,不曾想这次举动却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历史。#朱元璋 #今日头条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