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健忘症的危险:日本网民挑衅言论背后的认知危机 当日本前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公然暗示“武力介入台海”,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予以强硬回应后,一场本该是外交层面的交锋,却在日本网络空间演变为令人忧心的历史狂欢。部分日本网民叫嚣“再打一场甲午海战”,这种对战争的轻佻态度和对历史的错误认知,不仅暴露了日本社会在历史教育上的深刻缺失,更折射出一种危险的集体心理症结。 这些挑衅言论背后,是一种被刻意裁剪的历史观。甲午战争在日本部分舆论的叙事中,被简化为一场“以弱胜强”的辉煌胜利,而战争的非正义性、对亚洲邻国造成的深重灾难、以及战后对殖民扩张的美化,都被选择性地遗忘。这种历史认知的偏差,使得部分日本网民无法理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反而沉浸在虚幻的历史优越感中。 将台海问题与甲午战争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时空错乱。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的晚清,中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都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践踏。那些轻言“再打一场”的网民,似乎忘记了历史的车轮已滚滚向前驶过127年,东亚地缘政治格局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历史健忘症的形成并非偶然。战后日本在历史教育中长期存在着暧昧和回避的态度,对侵略历史的反思不够彻底,导致部分民众对近代史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加之近年来日本社会保守化思潮抬头,民族主义情绪在网络空间找到宣泄口,形成了一种扭曲的历史观和现实认知。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非理性的网络情绪正在与现实政治产生危险的互动。政客为选举利益煽风点火,媒体为吸引眼球选择性报道,网络情绪又反过来影响政治决策,形成恶性循环。高市早苗的争议言论与网民的狂热响应,正是这种危险互动的具体体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日本社会需要一场彻底的历史认知启蒙,摒弃殖民时代的思维定式,正视历史的全部真相。那些沉溺于“甲午荣光”的网民应当明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东亚地区的根本出路。任何试图通过煽动对抗、挑衅邻国来获取虚幻满足感的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日本自身未来的严重危害。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命运与共。日本网民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教育的缺失和地区互信的脆弱。唯有以史为鉴,方能面向未来——这不仅是中日关系的黄金法则,更是东亚和平稳定的根本保障。(内容取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