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桂林小镇走出的数学女神:攻克百年难题剑指菲尔兹奖 2025年10月,34岁的王虹在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接过终身教授聘书,成为这座诞生过8位菲尔兹奖得主的机构首位华人女性常任教授。这位从桂林小镇走出的学者,正以耀眼成就闪耀国际数学界。 1991年,王虹生于桂林平乐县沙子镇教师家庭。4岁时她右臂意外烫伤,却未熄灭求知欲,5岁自学完小学一年级课程后跳级,六年级再次跳级。考入桂林中学后,她从年级百名外逆袭至前十,16岁便以653分考入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因痴迷数学,王虹毅然转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她白天听课、晚上补基础,毕业论文聚焦几何与分析交叉领域,2011年毕业后开启跨国深造。在巴黎攻读硕士期间,她曾短暂改学建筑寻找灵感,最终回归数学。2014年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后,她甚至推翻导师拉里·古斯的猜想,凭严谨论证获导师认可,2019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 2021年起,王虹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两年内从助理教授晋升为副教授。她深耕调和分析与几何测度论领域,推动多个经典猜想研究,论文频发于顶级期刊,2022年获玛丽安·米尔扎哈尼新前沿奖,2023年斩获ICCM鲍剑文最佳论文奖。 2025年,王虹与合作者发表127页论文,攻克困扰学界半个世纪的三维挂谷猜想,确立其相关维度均为3的核心结论,该成果获陶哲轩盛赞,还能助力雷达、6G通信等多领域发展。同年她迎来荣誉爆发:9月出任IHÉS终身教授;10月接连斩获ICCM数学奖金奖与塞勒姆奖,成为同一日历年内包揽两奖的首位华人数学家。 她回北大开讲座时,田刚院士、韦东奕等大咖到场聆听,即便内容高深,听众仍报以热烈掌声。如今,作为调和分析领域顶尖学者,王虹已成2026年菲尔兹奖热门候选人,有望成为首位获该奖的中国籍数学家。正如她所说,成功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啃难题上,她的数学传奇才刚刚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