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安“多管闲事”之辩 今日上午八点多,苏州迎春路嘉宝莲风园里发生的一场小冲突,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众人的关注与思考。一个看似是流浪汉的人在荷花池畔的木椅上躺着晒太阳休息,他用衣服挡住头部,仿佛在与外界短暂隔绝,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温暖。然而,这片刻的安宁被路过的保安打破。 保安叫醒了他,强硬地要求他不要躺在椅上,还掏出手机拍下了他的照片。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瞬间点燃了流浪汉的怒火。原来,昨晚他多饮了点酒,想在太阳下躺着好好醒醒酒、休息休息,可这小小的愿望却被无情打断。 流浪汉顿时火冒三丈,起身后一个动作似要扼住保安的头颈,双方随即争吵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流浪汉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过往,他称自己当过4年兵,家中父亲、爷爷也是三代从军,爷爷更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军医,不知救过多少战士的性命。他觉得自己为国家奉献过,此刻不过是想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却遭到如此对待,内心满是愤懑。 而保安也有自己的立场,他坚称这是自己的工作,是在为人民服务。保安的职责之一就是维护公园的秩序和公共设施的合理使用。公园的椅子是供大家休闲使用的,流浪汉长时间躺在上面,可能会影响其他游客正常使用。而且保安拍照或许也是为了留存证据,以便向上级汇报情况。 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其实,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流浪汉需要休息,这是人之常情,他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理应得到尊重与理解。他渴望在疲惫时能有一个地方放松身心,这小小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保安履行职责,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在沟通的过程中都过于情绪化,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彼此。 流浪汉在被叫醒后,没有冷静地与保安沟通自己的需求,而是立刻火冒三丈,过激的动作和言语无疑加剧了矛盾的激化。而保安在执行工作时,或许可以采取更加温和、人性化的方式。比如,先礼貌地询问流浪汉的情况,解释一下椅子需要供更多人使用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强硬地要求他离开并拍照。 这场冲突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利益冲突。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学会换位思考,以平和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争吵,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至于这场冲突中的保安是否多管闲事,请大家来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