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十时,阳光将“伊犁老城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蓝白牌坊上的维汉双语题字镀得清亮,成群的灰鸽忽而掠过苍穹,忽而俯冲啄食,翅膀扇动的声音像翻书沙沙响。 我们刚走近大门,五六个儿童便围拢来,鸽食在掌心簌簌作响。不远处,一个黝黑瘦小男孩紧攥纸袋的指节泛白,怯怯望着这边,模样惹人疼怜。小外孙拽着妈妈衣角跑过去,买下他那袋,转身冲进鸽群,瞬间惊起一片灰白的“浪涛”。 麦粒从指缝洒落,宛如金色雨滴,鸽群轰然围拢,红爪踏出细碎鼓点,羽翼扑棱声与稚嫩笑声缠在一起。孩子的眼眸比天山晨星还要明亮。 “带你们去吃本地地道早餐。”女婿点开导航,领我们拐进深巷。绿皮围挡隔开了主街喧嚣,却漏出老城肌理:宝蓝葡萄纹花砖嵌着去年枯叶,暗红雕花窗棂垂着青翠藤蔓。“伊犁公安局报警点-伊犁街07522”牌子"静立杨树下,如定心丸般护着巷陌安稳。 艾德莱斯布帘后飘出咸奶茶的醇厚与烤包子的焦香。粗陶碗里,奶皮凝如琥珀;刚出笼的羊肉包子烫得直换手,咬开时油花星点溅在蓝白格纹桌布上,像巷口老榆树影里的斑驳光斑,粗糙,却真实得让人心里暖烘烘。 折返阿依墩街,吐达洪巴依故居庭院寂寥,百年核桃树洒下碎影,土坯院墙爬满三角梅,水井静默,雕塑无言。忽闻头顶“簌簌”轻响,一只棕黄色松鼠蓬松如拂尘的大尾,在枝杈间轻盈跳跃,惊落几片青叶,正好飘到小外孙脚边,引得他追着树影嬉笑转圈。那小生灵眨着黑亮眼珠打量我们片刻,倏地窜上雕花廊柱,爪尖掠过百年前的葡萄纹木雕,转眼消失在蓝灰屋瓦之后。 院子重归寂静,忽听主街六根棍马车的铜铃脆响,与远处陕西回族大寺的唤礼声轻轻和鸣,一近一远,一脆一沉,老宅子的“落寞”里,顿时浸满边城的鲜活气。 11:00,马蹄叩击青石板的“哒哒”声混着铜铃晃悠,马尾轻甩拂过镜头,赶马车的哈萨克族大叔,见我举相机,松开缰绳,咧嘴笑着比了个耶,两侧蓝墙如流淌的河流向后退去,载着我们往民俗村更深的烟火里漂去..... #喀赞其蓝 #伊犁老城喀赞其 #祖孙情 #巴依老爷 #带孩子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