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中国家庭以“高储蓄率”闻名全球,老一辈人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但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居民贷款余额突破80万亿元,人均负债14.3万元。 更令人惊讶的是,国内有41.5%的家庭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如果再算上近些年新增的家庭,实际占比可能达到45%。 这些家庭将在未来几年内面临五大挑战,这不仅仅是财富贬值的问题,更是生活方式和家庭财务结构的根本转变。 01 资产流动性冻结,纸上富贵难变现 数据显示,全国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0万套的城市有11个,重庆17.2万套、成都17万套、天津15万套。就连一线城市的广州也涨到17万套,北京达到13万套。 房子难卖到什么程度?部分业主挂牌一年,降价百万,却依然无人问津。房产作为一种固定资产,其流动性在市场下行时期愈发捉襟见肘。 现在想把手里的房子变现越来越难。通常只有低于市场价10-15%抛售,才有可能获得成交。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资产就像被冻结在钢筋混凝土里,看似拥有财富,实则无法动用。 02 持房成本攀升,隐形支出吞噬收入 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不仅是房贷压力大,各种隐形费用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全国物业服务成本同比上涨15%。 除了物业费,还有取暖费、电梯费、维修基金等都在上涨。这些费用对于多套房产家庭来说,远比只有一套房产的家庭大得多。 更令人担忧的是,房产税试点城市将扩围,按照房产评估价值的0.5%-1.2%年率征收,并对多套住房的家庭实行累进税率。这意味着持房成本将大幅上升。 03 以租养贷梦碎,空置率攀升成噩梦 前些年,“以租养贷”是投资房产的经典模式,但现在这越来越难以实现。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口流出大于流入,房子根本租不出去,即使租出去了,租金也少得可怜。 就连一线城市也面临同样问题。由于生活成本过高,很多外地打工人都开始返乡发展。随着租房客的数量减少,一线城市的房子租金也在呈现下降趋势。 04 收入不确定性加剧,还款压力陡增 疫情之后,不少企业都在裁员降薪。很多拥有多套房子的人在薪资收入减少或失业之后,还房贷的压力比过去更大了。 当每月工资的大部分都用于偿还房贷时,生活质量必然会大幅下降。而且这种还款压力还将持续几十年,让人喘不过气来。 05 心理防线击穿,焦虑情绪蔓延 大摩调查显示,56%业主愿意降价抛售房产,66%计划一年内出售。这说明愿意“割肉”离场的人已成为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