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一个深刻而又朴实的人生智慧——事物的本质是万般皆通的。这并非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我从四十多年与陶瓷打交道和企业经营中体悟到的真理。 我从未系统学习过经济学或政治学,却多次受邀在美国智囊团和经济会议上分享见解。这些看似跨领域的智慧,其实都源于我对陶瓷事业本质的探求。正如古人所言“闻一言以贯万物”,一旦把握了事物的核心本质,便能触类旁通,应对万千变化。 何为“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超越表象的根本规律和真理。庄子言“道通为一”,揭示了一切矛盾对立面本质上的统一性。现代科学也证明,万物皆由基本粒子构成,差别只是表象。就像水可成茶可酿酒,形态各异但本质皆水。 把握本质,意味着超越表象差异,洞悉内在的统一规律。这正是为什么通过对陶瓷研究的深入,我能领悟适用于经营、经济甚至人生的普遍道理。 如何探明本质? 探明本质需要专注深入的实践和纯粹清明的内心。 首先,在“事上磨练”。通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才能触及核心。日本工匠秋山木工的代表秋山先生认为,匠人精神在于用心制造能感动人、可传承的产品。他95%的精力用于培养人品,仅5%用于技能训练,因为一流的人品是触及本质的前提。 其次,要“心纯见真”。保持心灵的清澈纯粹,才能照见真相。稻盛和夫先生强调:“心纯见真”,当心灵被利己欲望沾染,再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复杂。就像布满灰尘的镜子,无法映照真实。去除杂念,才能洞悉本质。 这与阳明心学的“事上磨练”异曲同工——在具体事务中磨砺心性,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本质如何贯通万物? 把握本质后,如何实现“万般皆通”? 庄子提出“道通为一”的智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转化,彼与此、生与死、成与毁皆相对而生。圣人能“照之于天”,跳出对立,把握“道枢”,以应无穷。 工作中领悟的真理之所以能通用,因为万物本质同一。庄子指出,天地不过一指,万物不过一马,现象千差万别,本质相通。理解了陶瓷制造的本质,也就理解了经营和人生的基本规律。 本质思维的生活智慧 这一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解脱精神困缚的钥匙: 面对痛苦时,探究本质而非沉浸或逃避,能帮我们看清痛苦根源,从而解脱。 看待事物时,明白“万物不离阴阳”,有正必有反,避免偏执一端。雨天卖伞者开心,晴天卖鞋者高兴,转换视角,心境立变。 面对挑战时,秉持“明天优于今天,后天优于明天#稻盛和夫#金手指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