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对市场监督的投诉与举报? 1. 区分普通消费纠纷与消费者权益纠纷 - 普通消费纠纷: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如商品配送延迟、服务效果不符预期等,适用民事救济路径。 - 消费者权益纠纷:因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法定权益引发,如销售过期食品、隐瞒产品缺陷等,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启动行政处罚程序。 2. 区分投诉调解与举报核查程序 - 投诉调解 - 不予受理情形:未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被投诉人信息、具体诉求等7种情形。 - 处理方式:采用调解方式,自收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处理并告知消费者,受理后60日内调解完毕,可采取现场或非现场调解方式。 - 终止调解:符合7种情形之一时终止,制作《投诉终止调解决定书》,7个工作日内告知当事人。 - 举报核查:对举报线索15个工作日(最迟30个工作日)核查,实名举报的在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告知,按规定给予举报奖励和告知处理结果。 3. 区分不予立案与立案不予行政处罚的法定界限 - 不予立案:在线索审查阶段,通过“三查三核”排除不符合立案情形的线索;在实质核查阶段,对符合法定免责情形的线索闭环核查后可不予立案。 - 立案不予处罚:须经完整调查程序,对照《行政处罚法》等规定,符合5类情形的可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程序上履行调查取证等程序,制作《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