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 #每天学习一点点 #读书 #古诗词 #书法 毛泽东手书《垓下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通过他的书写,这首古老的诗歌以新的艺术形式得以流传,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古典诗词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魅力。 原文 《垓下歌》 西楚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背景:《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临近终结时写下的最后绝唱。这首诗浓缩了他一生的功业与豪迈气概,既流露出对红颜知己虞姬和心爱战马乌骓的深切眷恋,也饱含着英雄走到末路时的绝望与无力回天的悲怆。 原文大意:我项羽力大能拔山,一身豪迈气概,盖过当世众人。谁能想到,如今时运如此不济,就连心爱的宝马乌骓都难以再奋力奔驰。看着乌骓受困,我满心无奈却毫无办法。更让我揪心的是,身旁这位与我生死相随的虞姬,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我究竟真不知该如何安置你才好! 赏析:《垓下歌》首句以虚实结合之笔,塑造出项羽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形象,“气盖世”尽显其品德、能力超凡,“力拔山”则生动呈现其气概。然而,二、三句中,天时不利,乌骓难驰,这位英雄陷入绝境。他以单人独骑打天下,视乌骓为最重要战友,傲岸无人能及,却终究难敌“天”的威力。项羽知灭亡不可避免,不恋不悔,唯忧虞姬前途。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饱含深沉之爱。虞姬悲而舞剑自刎,悲壮至极。人生短暂如浪花,但爱长存,是人类奋发纯净的精神支柱,《垓下歌》深刻展现了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