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正能量 #抖音推广 #创作人计划 #教育圈最近可不太平!四大新政接连落地,一个比一个重磅,教育风向真的要变了。 很多家长一看就焦虑,但我告诉你:把这四件事串起来看,未来十年的教育路线反而更清晰了,普通家庭的出路也更明确了! 第一弹:1月份,《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出台——未来几十年的教育蓝图,定了! 第二弹:6月1日,《学前教育法》正式实施——幼儿园不准再教小学内容了! 第三弹:6月25日,北京中考取消“小四门”——升学规则,重新洗牌! 第四弹:国庆后,初高中全面取消晚自习、实行双休——这一条,影响最大的居然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 这说明什么?国家培养人才的方向变了!还没看懂的家长,孩子可能已经比别人晚出发五年。 那咱们普通家长该怎么办?政策看不懂,规划没人教……别急!如果你家孩子正在2到12岁这个黄金期,今天这条内容,你一定要认真听,尤其是最后一部分,从一年级就要开始抓! 首先,咱们得明白:国家要的人才,不一样了! 现在的教育改革是“从上到下”一盘棋: 先定顶层设计,再改中高考,然后调课标、换教材,最后变考题。 核心就一句话:把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块拧在一起! “双减”减什么?就是要把孩子从题海里拉出来,留出时间,去发展创新能力! 今年中考数学题你看了吗?无人机、新能源都进考题了——考的就是孩子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二,义务教育在“去内卷”,高中却在悄悄“加难度” 新闻联播说得很清楚:“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探索创新能力”。 注意了:“义务教育”是小学初中,“基础教育”可包括高中。 现在小学初中在干嘛?在挤泡沫!考试高分一大把,入学不唯分数,摇号、划片、集团化办学……就是为了拉平资源,减轻焦虑。 那高中呢?要选出真正有探索能力的孩子,这个任务交给了中考。 中考题目不超纲,但题目的“马甲”会换,思维要求高——这样既让大多数孩子能考80多分,又能让真学霸冲到98、100分。 第三,家长的观念得跟上,科学素养要狠抓 高分数≠高能力的时代过去了!以前那套填鸭式鸡娃,行不通了。 家长能不能转得过弯,直接决定孩子能跑多远。 请你一定记住这16个字: 激发兴趣、强化方法、塑造能力、培养习惯。 对2-12岁的孩子来说,这四点特别重要!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我给大家四条实用建议,想让孩子上好高中、好大学的家长,记得收藏! 第一条:培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