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中游客 (2025年6月) 循着岁月的褶皱回望,那些浸润着陕甘民间情谊的故事片段,在记忆里愈发鲜活滚烫。麦浪翻滚的田埂上,甘肃麦客黝黑的面庞与关中乡党的笑容交相辉映,镰刀起落间,守望相助的默契化作乡土温情,静静流淌过百余载光阴。这份始于清末、绵延至今的深情,藏在夏收时节的每一个细节里:一碗凉茶的清甜、一句寒暄的暖意、烈日下并肩弯腰的剪影,成为陕甘乃至大西北人民心头最珍贵的传承。 从童年到青年,数十年间,我有幸亲历了甘肃麦客奔赴关中协助夏收的难忘岁月。那时日子清贫,甘肃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地的乡亲们生活尤为拮据。每到盛夏,关中麦田翻涌金浪,两地的约定便如期兑现——甘肃青壮年结队而来,背着简陋行囊,揣着磨得锃亮的镰刀,用布满老茧却充满力量的双手,为陕西乡亲抢收关乎一年生计的庄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镰刀划破麦秆的脆响与汗水汩汩滴落的无声交织着,既为自家挣得了一份微薄的收入,亦收获了关中乡党毫无保留的一片热忱。 关中婆娘们早早备好了白面馍馍、吃面条的臊子、解暑的凉茶,……把麦客的行囊细心铺在屋檐下最阴凉的地方;孩童们围着麦客,听着陇原大地的奇闻轶事入了迷,跟着学唱带着西北腔的歌谣;夜幕降临,乡亲们搬来竹床,在院子里闲话家常,月光温柔洒落,模糊了陕西与甘肃的轮廓,只余下一片融融暖意。漫长岁月里,陕甘乡土间的人们以最淳朴的真心,谱写了一曲曲并肩耕耘、守望相助的动人乐章,用汗水酿就了一坛坛醇香绵长的情谊佳酿。 “陕甘一家亲”,从来不止是秦人、秦腔、秦文化的一脉相承,更是艰苦岁月里两地人民彼此扶持、同胞相依的温情见证,是根植于血脉中博爱奉献、守望相助的传统情愫的生动写照。如今,机械化收割取代了人工劳作,麦客的身影渐渐淡出田埂,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情谊从未褪色——陕西水果香飘甘肃集市,甘肃药材、土豆等等农副产品亦继续走红陕西的药房巿场,两地年轻人跨越省界求学、创业、组建家庭,共同的秦腔在舞台上精彩演绎,共同诉说着不变的乡音乡情。 愿陕西、甘肃乃至整个大西北的乡亲们,将这份跨越山海、源远流长的深情厚谊永远延续,让它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扎根生长,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醇厚,成为连接西北大地、温暖万千人心的永恒纽带,生生不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