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屋建瓴 #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 韩信为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刘邦称帝后的第六年,在刘敬等人的建议下,把都城定在了长安。同年十二月,韩信被告谋反,刘邦大为吃惊,他征询大臣们的意见,询问大家应该怎么办,大臣们都说:“这小子怎么能这样,赶快发兵把他活埋算了。”刘邦听后默然不语,他知道这是大臣们在吹牛,因为在他们当中没有人是韩信的对手。刘邦便向陈平问计,陈平建议刘邦以巡游为名,到陈县约见诸侯,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拜见他,然后趁机把他抓起来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动武。刘邦按照这一计策果然抓住了韩信。 抓住韩信对刘邦而言是解决了一个心头之患,为此当地的名士田肯前来向他祝贺,他对刘邦说:“陛下抓捕了韩信,又定都关中,真是两件大好事呀。关中一带,地形有利,地势险要。它面临黄河,背靠秦岭,一旦诸侯叛乱,在这里发兵控制他们,就像在高高的屋顶上倾倒瓮中的水一样,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陛下又封您的同姓子弟为王,镇守各地,天下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田肯的言外之意就是既然你的江山如此稳固,就没必要再诛杀功臣了,有为韩信讲情的意思,刘邦因此没有杀掉韩信,只是降了他的官,把他由楚王降为淮阴侯。 【出处】 成语“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记》:“(关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