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话题榜入口 #故事 后羿的名人故事 后羿:射日英雄与失国君主 【东夷神箭手】 《左传·襄公四年》载:"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后羿本为东夷有穷氏首领,善射闻名。传说他曾在桃都山射落九日,拯救苍生,"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山海经》)。其箭术出神入化,能"仰射飞鸟,俯射鳖鱼",被尊为"箭神"。 【代夏称雄】 《史记·夏本纪》载:"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沉迷狩猎不理朝政,后羿趁机联合不满的夏民,在洛水之畔击败太康,"因夏民以代夏政"。他以"太康尸位"为由摄政,却未正式称王,形成"后羿代夏"的特殊政治格局。 【寒浞之乱】 《左传·哀公元年》记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 后羿掌权后重蹈太康覆辙,"恃其射也,不修民事",宠爱美女纯狐。其义子寒浞与纯狐合谋,趁后羿狩猎时将其杀害,烹煮其肉强迫其子吞食。后羿最终"死于桃棓"(《淮南子》),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神话原型解析】 考古发现: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石镞,印证东夷善射传统 文献矛盾:《山海经》射日羿与《左传》代夏羿实为两人,汉代以后逐渐混淆 文化象征:后羿形象反映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过渡的权力斗争 【历史启示】 《尚书》评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后羿以武力夺取政权,却因不修德政重蹈覆辙,其悲剧揭示"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之"的历史规律。他的故事成为后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经典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