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河县东野庄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东北部,地处清凉江南岸,与南宫市隔河相望,隶属于连庄镇 。作为冀南地区重要的革命发源地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这里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与特色产业活力!东野庄村依托连庄镇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千亩黄桃+光伏农业”生态模式,保留40余年扫帚加工传统,产品销往山东、河南等地,并开发竹编、柳编等产品,拓展电商渠道。 相传!!东野庄,在明朝的“靖难之役”期间,曾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最终化为一片荒芜的乱葬岗。因夜间常有鬼火(迷信者称之为磷火)闪烁,故得名野庄。后来,村西兴起一个小野庄村落,为便于区分,便以方位命名,东侧的称东野庄,西侧的为西野庄。 那么清河县革命的“火种之源”是怎样的呢? 1934年春,革命先驱冯化宣在此创建了清河县第一个党支部,点燃了冀南地区的革命星火。党支部成立后,迅速发展20余名党员,并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冀南特委等11处革命机构驻地,老一辈革命家宋任穷、陈再道、杨秀峰等曾在此战斗生活,因此被誉为“清河小延安”。 这次去你参观了有哪些革命旧址呢? 东野庄有众多革命旧址,因时间有限仅参观了两处:一是直南特委联络处旧址,冯化宣等革命先驱曾在此秘密联络和发展党员。旧址现有北房三间、西房一间及门楼。北房堂屋内摆放八仙桌、椅子、茶壶、油灯、条几和中堂画;西里间有储粮翁和箩筐;东里间有木床、木桌、木柜。西房床下是冯化宣躲避追捕的藏身处,保留原物,屋内陈列其使用过的桌椅等文物。 二是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第六支队旧址 1936年,游击队在此改组为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军,队伍迅猛壮大至1200余人。旧址由三间北房构成,占地300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院内矗立着两棵老枣树,堂屋内陈列着座椅、八仙桌等物品;东里屋设有土炕、柜子等;西里屋存放着箩筐、纺车、瓦罐、秫秸盖垫儿、柜子等生活用品。 清河县东野庄村现存11处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均为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旧址,集中分布于北街区域。这些建筑见证了东野庄作为“清河小延安”的红色历史,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 。 #清河县 #东野庄 #南宫市 #河北周边游 #乡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