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路寻根,师恩永念 今日循着蒲剧的悠扬韵律奔赴万荣演出,白日里演出前的闲暇时光,心中最先涌起的念头,便是奔赴河津——那里有我艺途上最敬爱的引路人,师父温俊祥先生。 提及师父温俊祥,在蒲剧界无人不晓。他是深耕蒲剧舞台数十载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曾执掌河津市蒲剧团团长之职,用一生的心血浇灌着蒲剧这门古老艺术。舞台上,他塑造的角色鲜活灵动,唱腔里满是对蒲剧的赤诚;台下,他更是桃李满天下的良师,将自己的技艺与心得毫无保留地传给后辈,是无数蒲剧人心中的“定盘星”。 于我而言,师父更是改变我艺途轨迹的贵人。犹记2006年,正是师父手把手为我排演《法门寺》,从唱腔的抑扬顿挫到身段的一招一式,他都耐心雕琢,帮我找准须生角色的神韵;2007年,又耗费心血指导我《牧羊卷》,从人物内心的情感把控到舞台呈现的细节处理,他倾囊相授,让我真正领悟到须生行当的精髓。正是这两部戏的打磨,为我在须生的艺术道路上筑牢了根基,让我往后无论站在多大的舞台,都有底气从容演绎。 每次踏访师父家,总能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暖。师父从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减少对我的叮嘱,坐下便会和我聊起近期的舞台表现,指出我可以精进的地方,也会分享他对蒲剧传承的新思考,字字句句都是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后辈的期许。今日聊天时,师娘笑着说:“你师父啊,总在家念叨你,你最近演了哪场戏、有什么新进步,他都打听着,你的一举一动他都记在心里呢。”简单一句话,却让我心头暖意翻涌——原来我在舞台上的每一步前行,都有师父默默的关注与牵挂。 今日与师父促膝长谈,从当下的演出心得聊到未来的艺术追求,他依旧像当年教我学戏时那般,眼神里满是鼓励与期许。临走时,师父还反复叮嘱我“多沉下心打磨角色,莫忘对蒲剧的初心”,话语朴素,却重若千钧。 艺路漫漫,幸得师父温俊祥先生这般引路明灯。这份言传身教的师恩,早已融入我每一次的登台!往后无论走多远,我都会记得师父的教诲,带着这份牵挂与期许,在蒲剧的舞台上继续前行,不辜负他的栽培与惦念。感恩师父,师恩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