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监督部门要求去做笔录 我之前跟经营者说,对于市场监督要求你去做笔录,这个要提前准备好。这个并不是啥违规的事,而且可以公开说。 一般来说,市场监督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查获违法的涉案物品后,会进行扣押以及登记经营者的身份信息。 之后就是回去向领导申请立案,立案后就涉及到案件的定量处罚,此时就会通知经营者来执法部门做笔录了解更加详细的情况。 在这里之所以说要提前准备好,是因为有的执法人员会说清楚要准备好什么材料,而有的则会很笼统。 举个例子,比如化妆品违规,去做笔录时往往会问供货商的资质,货源链路等问题,而有的经营者没有提前准备这些材料,在这里很容易再增加一个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这个之间说过,虽然法律规定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要求经营者自行履行,但是在执法调查中往往体现在对于涉案产品的材料提交上,这个就不展开。 再比如虚假广告的处罚案件,有广告费用的和无广告费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处理思路。一些经营者在做笔录时,对于广告费用的性质并不清楚,只是自己的一种狭义的理解,所以在做笔录时,有的会说没广告费用。 但是实践中,例如平台的技术服务费这类的,都可以视为广告费用。而在大多数的虚假广告的违法案件中,无广告费用的,往往罚得更重。 此外第一次笔录往往是对定性问题讨论最佳的时刻,上面虽然说了一般这种情况已经立案了。但是还是存在暂没有立案的情况,此时进行应不予立案的交涉,往往更加容易。 总而言之,经营者要特别重视第一次笔录的机会。昨天我还跟一个经营者说,市场监督的处罚程序,时机很重要。一个观点,在立案前、立案后、处罚告知前、申辩、复议以及诉讼,这不同的程序,效果是天差地别的。 而实践中,往往是越往后,越难沟通,阻力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