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美国政坛突然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叙利亚领导人朱拉尼将在本月10日造访白宫,与特朗普进行闭门会晤。这位曾被贴上“极端组织头目”标签的中东强人,如今竟受邀踏进美国总统的官邸。 这背后,到底是美叙关系的破冰时刻,还是又一场政治交易?特朗普此举,是为了抢占中东话语权?还是为了给下一届大选再添一笔“外交成就”? 而更让人费解的是,就在不久前,联合国安理会刚刚否决了一份旨在“洗白”朱拉尼的新政府合法性的决议。而这个一票否决,正是来自中国。 为什么中国要在这个节骨眼上亮出反对票?朱拉尼到底做了什么,让中方坚决说“不”?而美国又为何在此时突然向这个“前恐怖组织领导人”伸出橄榄枝?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愿意绕过联合国,独自承认朱拉尼政府?更关键的是,这场看似“外交突破”的访问,真有可能改变叙利亚的命运吗?还是只是一场注定失败的豪赌? 可别忘了,朱拉尼出身于一个扎根“圣战主义”的组织。他的政治转型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策略伪装?这在国际社会内部分歧严重。 就在10月底,美国联合英法等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决议草案,意图通过“合法性认证”的外交手段,将朱拉尼包装为叙利亚新政府的代表。这份草案不仅要求解除对HTS的制裁,还暗示将其纳入联合国框架。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和平推动”;实则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一次挑战。俄罗斯在这件事上表现出“默许”,但没有明确支持。而中国,毫不犹豫地投下了反对票,直接触发安理会一票否决机制。中国为什么坚决反对?其实理由很清楚。中国代表傅聪在会议上直言:现在解除制裁,只会让恐怖分子从中获利。朱拉尼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与极端势力“切割”,而不是靠一场白宫会晤来“洗白”。面对中国的否决,朱拉尼的策略是“另起炉灶”。他直接找上美国,希望绕过联合国,用双边会谈推动“事实上的合法性”。 特朗普则乐于扮演“中东和平缔造者”的角色,尤其是在2026年大选临近的背景下,他更希望通过一场“白宫秀”来塑造自己的“外交强人”形象。媒体Axios也称,这是“美叙关系重建的关键步骤”。 国际秩序并不建立在谁的力量大,而是建立在谁更守规矩。朱拉尼政府要想真正获得认可,必须拿出实际行动,而不是靠政治秀;必须清理国内的恐怖组织,而不是继续与其“共生”;必须直面中方的关切,而不是绕道去找特朗普。否则,即使进了白宫,也改变不了被世界排斥的现实。中方的一票,不是结束,而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