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沪滇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展开幕 11月1日,“沪滇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展”(以下简称“特展”)在上海动物园正式启动。本次特展以“跨越山海的生态之约”为主线,向观众展示滇西北三江并流地、上海崇明东滩两个世界级自然遗产通过”沪滇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向奔赴。观众不仅能从展览中欣赏到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候鸟天堂”的迁徙奇观,还能领略云南三江并流地“物种基因库”的神奇魅力。 本次特展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指导,蚂蚁森林基金会和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将向社会公众开放展出至11月16日,持续介绍“沪滇合作”机制下上海各界参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富成果。市民政局慈善处处长赵宇、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吴霞、蚂蚁森林基金秘书长王小颖等出席活动。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保护物种,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不足4000只。在上海和云南两地社会组织的共同支持下,2019年“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正式成立,蚂蚁森林基金会、同济大学和浦东新区禾邻社等机构陆续加入了滇金丝猴保护的行动。 据了解,2019年至今以蚂蚁森林基金会为代表的上海社会组织,已经累计向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捐赠公益资金1.22亿元,在滇金丝猴栖息地等生态功能优先区种下各类树种超475万棵,累计恢复滇金丝猴等灵长类动物生态廊道4.5万亩;同时,蚂蚁森林还支持云南当地的社区保护,共建立了6个公益保护地,填补保护空缺384平方公里,守护1600只滇金丝猴和400只中缅灰叶猴的家园。 被誉为“中国滇金丝猴保护第一人”的龙勇诚先生,在特展启动现场向上海市民分享了“雪山精灵”滇金丝猴和它们保护着的故事。上海市民也在为“沪滇合作”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本次特展还发布了有朱晓飞音乐制作团队制作的以保护滇金丝猴为主题的公益MV《我的雪山小伙伴》。这支MV制作的资助者是被称为“猴迷”的上海爱心市民董建华。 从“大朋友”到“小朋友”,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多上海市民成为了滇金丝猴的“粉丝”:2025年,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的支持下,“我的野生朋友圈”自然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启正式动,该项目成功吸引了13所上海中小学超376名师生参与其中;由同济大学在滇金丝猴栖息地开展的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还获得了第十九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朱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