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建民烈士是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科译电员,她和丈夫钟琪(真名陈贯忠)为保护党的机密,在1946年10月的渤海湾壮烈牺牲。 生平与事迹: 早年经历: 董建民出生于河北静海,16岁时在叔父董秋斯的安排下,与两个姐姐离开日占区,奔赴延安。途中,二姐董清民因身体虚弱病逝于贵阳。到达延安后,董建民进入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成为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科译电员。 革命贡献: 在延安,董建民参与破译日军“紫密”电码系统,为八路军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持。1943年,她与钟琪结婚,证婚人是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两人在党旗前立下“人在密码在,誓与密码共存亡”的誓言。 牺牲经过: 1946年,董建民夫妇接到紧急任务,需将一份标有“绝密”的军事密件从山东经海路送到东北。他们选择乘坐“利丰轮”,但因叛徒告密,行踪暴露。船行至渤海湾时,遭遇国民党军舰围追,董建民和丈夫果断将密本藏好,抱着两岁的幼子跳入大海。三人壮烈牺牲,密件未落入敌手。 后续影响: #董建民和钟琪被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并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2024年起,国家安全系统将每年4月15日定为“董健民学习日”。在河北西柏坡革命纪念馆和大连老铁山灯塔旁,分别有相关雕塑和展览,纪念他们的英勇事迹。 董建民烈士的故事展现了她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她的精神将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