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在部队服役的战友都深有感触,部队伙食标准普遍较低,副食品更是短缺,生活非常艰苦。 特别是驻守在长白山深处高寒地区的边境一线部队,到了冬季,餐桌上的副食品样式少之又少,基本上一个冬天吃的都是白菜、土豆和萝卜,要想解决战士们吃好的问题,就要准备充足的过冬蔬菜。同样,制作咸菜是每个冬季必备的菜品,以此来填补战士餐桌上副食品不足的问题。 我们连队是中国与朝鲜的边境线,只有一条鸭绿江之隔,这里属于高寒地区,无霜期短,冬天特别寒冷,交通不便,连队驻地只是一个二百余户人家的小乡村,物资匮乏,而且距离县城较远,购买副食品十分困难。为了提高战士的生活标准,就要发挥部队的光荣传统,自力更生,自给自足,通过自己动手种植蔬菜解决副食问题。因此,到了每年秋季,就要准备过冬的食材,来满足战士们冬季餐桌上的需要。 1984年12月我接任该连队的司务长职务,接任司务长后,对后勤管理是一窍不通,面对眼前的各种困难,我只有静下心来,开始潜心专研部队的后勤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找来关于部队后勤建设方面的相关书籍进行学习,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向有经验的后勤管理人员请教,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从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积累了大量的后勤管理办法。在完全进入角色后,使连队的后勤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是把主要经历放在全连干部战士的饮食上,只有部队的干部战士吃的好、吃的饱,才会增加战斗力,才能更好的地完成学习、工作、训练、执勤巡逻等各项任务。 1985年,这是我当司务长后的第一个秋季,为了检验一下自己在后勤管理工作上的工作成果,自己暗下决心,在这个冬季里一定要把连队的后勤管理工作有一个全新改变,上一个新的台阶,呈现给全连的干部战士,为自己确定好奋斗目标,并付诸于实际行动,我带领炊事班的战士开始准备过冬的食材。首先要把菜窖收拾好,在菜窖修建一个大点的储菜池,用来腌制酸菜,还要准备30口水缸(坛子)用来腌制咸菜,这些物品准备完毕后,就需准备各种所淹制的食材。#致敬军旅 #怀念军旅生涯 #怀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