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守夜人:谢汉光与台湾三十八载潜伏记】 当《沉默的荣耀》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英雄的名字被世人铭记,还有一位“漏网之鱼”的传奇同样值得书写——他像一株孤竹,在台湾的深山中默默扎根38年,直到1987年才重返故土。他,就是中共台中工委副书记谢汉光。 1950年初春,蔡孝乾的叛变像一场地震,摧毁了整个台湾地下党组织。特务拿着名单大肆搜捕,谢汉光的名字赫然在列。危急关头,他烧毁文件、切断联络,消失在台北的街巷中。当同志们接连倒在刑场时,这个“漏网之鱼”正躲藏在货运列车的煤堆里,向着台湾东部山区逃亡。 在台东一个偏僻的高山族村落,谢汉光化名“叶依奎”,成了林场的一名护林员。他学会高山族语言,穿着麻布衫,脚踩草鞋,与当地人称兄道弟。当特务搜捕队进山排查时,村民们都为这个“识字的外乡人”作保:“老叶是我们山里人!” 整整三十八年,他守着这片山林,就像守着最初的信仰。每当夜深人静,他会在煤油灯下悄悄写下:“今日平安,信念犹在。” 时间倒回1946年,这位广东丰顺青年受组织派遣,怀揣理想,告别新婚9天的妻子渡海赴台。公开身份是林业试验所的技正,暗地里却是台中工委副书记。他利用林业考察作掩护,穿梭在全省传递情报、发展组织。谁也想不到,这个戴着眼镜的文弱书生,竟是让特务机关头疼的“共党要员”。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六十八岁的谢汉光提着破旧行囊走出罗湖口岸,踏上暌违四十二年的故土。组织核实身份后,为他恢复了党籍和待遇。当被问及这些年的坚守,他只说:“能活着回来,看到祖国强盛,值了。” 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里,还有无数像谢汉光这样的隐蔽战线英雄——他们或许没有留下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不曾被后人知晓姓名,但正是这些“沉默的荣耀”,铸就了历史最坚实的基底。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对信仰最深刻的诠释,都是值得被时代铭记的不朽传奇。#沉默的荣耀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谢汉光 #铭记英雄缅怀先烈#人物故事 #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