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古城:黄河岸边的千年风华 > 青砖灰瓦、长街窄巷,一座沉睡在黄河臂弯里的千年古城,正静静诉说着它的往昔辉煌。 韩城,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端的黄河西岸,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出生地,更以文化优势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6年,韩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这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着新的生机。 01 古建荟萃:走进露天博物馆 韩城古城始建于隋唐时期,金大定四年(1164年)构筑土城墙,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改为砖城墙。 古城之内,一条明清古街道由南北向贯穿,全长近千米,两侧商铺林立,青砖灰瓦的古式店铺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 韩城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的美誉,元代建筑数量为陕西之最。古城内保留着唐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140多处,文庙、城隍庙、九郎庙等寺庙保存完好。 文庙是韩城古建筑中的璀璨明珠,占地14000余平方米。庙内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自南而北依次有五龙壁、棂星门、泮pàn池、戟门等建筑,构成了四个错落有致的院落。 02 龙形布局:风水古城的智慧 韩城古城的布局独具匠心,整体呈龙形,生动而神秘。当地流传的“北龙门,南司马,中间待着小北京”谚语,形象地概括了古城格局。 古城的北端高台上耸立着金代宝塔,为龙头;南端的毓秀桥如龙尾摆动;贯穿南北的明清街犹如龙身横卧;两侧的七十二道巷就是龙爪了。 古城东襟黄河、西镇梁山,北依台塬、南眺澽jù川,澽水河包绕古城笔直而注、九曲而出。这种选址典型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理想城址的风水环境意象。 03 文史之乡:千年文化的传承 韩城素有“文史之乡”的美称。战国初,孔子高徒子夏曾来韩设教。2000多年来,韩城办学之风兴盛,民重耕读,因而人才辈出。 这里孕育了“一代史圣、两韩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史圣司马迁的故居位于韩城,他的《史记》成为了韩城闪亮的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 古城内,传统四合院民居遍布,与北京胡同的四合院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韩城又有“小北京”的别称。这些四合院布局紧凑、错落有致,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俱全,风貌古朴典雅。 04 保护与发展:古韵新风并存 上世纪80年代,韩城市采取 “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策略,在古城的北塬上重新选址建设新城区,将老城的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陆续迁出,完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