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两位“精神领袖”按理说在黄梅戏领域,二位也算是不少人眼中的“行业带头人”。可近来的情况却让人费解:先是让两地关于剧种起源的讨论变得混乱,留下一堆争议让民众争执不休、无所适从,等大家想听听他们的说法时,二位却没了声音,连句清晰的回应都见不到。 单说韩再芬女士,你凭借《郑小娇》打开知名度,这部剧的故事原型源自湖北黄梅的《娇娇望郎》,核心唱段更是沿用黄梅采茶戏的【十二月采茶调】;唱了数十年的《女驸马》,其根源也能追溯到湖北的《双救主》,就连经典唱段的板式,都是黄梅采茶戏的变体。这么多年,你靠着带有湖北文化基因的剧目站稳脚跟,受着这份文化滋养,最后却不愿承认它的源头。再看王馗所长,调研时明显偏向一方,得出的论断也带着倾斜,把湖北黄梅戏的基础说得格外轻巧,如今争议闹大了,也不见站出来梳理清楚。 说到底,这就是“行业带头人”该有的样子吗?终究是端着湖北文化滋养的“饭碗”,转过身来,却把这份滋养的根基抛到了脑后。#戏曲 #黄梅戏 #湖北 #安徽 #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