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少年时就立志将自己的一切贡献于祖国。 1945年夏,他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他赴美留学,出国前他对好友说:“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一定学成回来。” 1950年,他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九天,邓稼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登上归国的客轮,实践了他出国时许下的诺言,投入中国核物理的理论研究工作。 1958年,钱三强找到了邓稼先请他参与研发新中国自己的原子弹:“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邓稼先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同意了。 就在这晚邓稼先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深夜,他突然一下子坐了起来对妻子许鹿希说:“我要调动工作,往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从此他便“消失”整整28年。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又在罗布泊上空爆响,直到1986年新中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邓稼先亲自在现场主持过15次。 邓稼先默默无闻奋斗几十年甘当无名英雄,却常常在关键时刻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 1979年一次试验中,邓稼先奋不顾身检查核弹碎片受到了致命的辐射伤害。 1984年,邓稼先在大漠深处带病指挥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核试验,第二年已是癌症晚期的他回到北京,从住院到去世的363天他在病房里工作了333天,他已经不能正常坐立,只能坐在橡皮圈上伏案修改有关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建议书,完成那天他督促着妻子快点送走建议书并叮嘱妻子:“你手里的东西比我的命重要!”这份建议书直到今天都对中国的核事业产生着深远影响。 邓稼先生前警卫员游泽华回忆说:“邓老去世前,我陪他去过一次天安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他说:‘以后国家强大了,你一定要来看我,多给我讲讲祖国的变化。’。” 如今歼-20砺剑长空航母、“三舰客”捍卫海疆,还有“稚子问核”的小朋友说长大要当科学家…… 今天是邓稼先逝世39周年,缅怀,致敬!#理想照耀中国 #原子弹 #大国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