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率跌进“0”字头,柜员的日子反倒更苦了。 客户排队取钱转存小银行,大行网点冷清得像周末的图书馆。柜员小王盯着系统里日均3000万的存款指标,手心直冒汗——上个月他自掏腰包给客户补贴了0.3%利息,才勉强留住一个大客户。现在三年定存利率只剩1.695%,连隔壁卖菜的阿姨都摇头:“存银行?不如买国债!” 任务指标却像坐了火箭。去年日均5000万的任务,今年直接涨到6000万。信贷部老张干了十年,头回见到这么离谱的事:“工资还没贴出去的钱多,这活儿干得倒贴本!”更魔幻的是,实习生转正门槛写着“日均300万存款”,老员工瞥一眼就冷笑:“这点钱连VIP厕所都买不起。” 钱其实根本不缺。央行放水放到街边煎饼摊都能贷款,可钱就是不进定期账户。客户经理李姐发现个怪现象:大妈们把养老钱拆成五份,跨省存进不同村镇银行,就为多薅0.5%利息。年轻人更狠,工资到账秒转货币基金,银行流水比外卖订单溜得还快。 有些银行开始试新路子。某城商行撤掉存款考核,改看客户资产留存率。95后客户经理小陈专教老人买国债,半年攒了800万稳定资金。但多数银行还在搞人肉存款机那套,逼得员工四处借钱冲量。风控部门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完不成任务,整个网点绩效都得泡汤。 专家们高喊“降息利好银行”,柜员们听得想摔计算器。净息差收窄逼得银行压榨员工,员工为保饭碗哄客户存钱,客户嫌收益低转身跑路。这套死循环不打破,下次利率再降时,怕是要上演“柜员贷款上班”的荒诞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