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11月到2020年3月,我以一人一狗一车的姿态,将足迹镌刻在西藏的雪山之巅、新疆的戈壁深处、青海湖的碧波之畔,以及海南三亚的椰林沙滩。这段旅程中,最令我骄傲的,是从郑州出发,穿越东北三省,最终抵达北极村的壮举。那些蜿蜒的公路、呼啸的风雪、与狗狗相伴的日夜,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生命中最璀璨的勋章。 一、车轮丈量的岁月 除了无人区和阿里线,中国的版图几乎被我的车轮碾过和留下我的脚印。几年间,我像候鸟般在旅途中迁徙,要么在路上与风雨搏斗,要么在家中伏案写作,将沿途的见闻凝结成游记与攻略。 2020年至2024年,因特殊原因暂别骑行,但笔尖依然流淌着对远方的渴望。我整理回忆录,打磨攻略,仿佛在为下一次出发积蓄力量。 2024年8月,蛰伏已久的灵魂再度觉醒。我背上行囊,踏足尼泊尔的佛国梵音、孟加拉的市井烟火、泰国的热带风情、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以及柬埔寨的神秘吴哥。 2025年4月,我重拾单车,骑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中亚的大漠孤烟中,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二、梦想路上的荆棘 站在2026年的门槛前,我立下征服百国的誓言。然而,梦想的征途从来布满荆棘。 年近七旬的身躯,已不如往昔矫健;家人担忧的目光,如绳索般缠绕着我的脚步;户外装备的高昂费用,像沉重的枷锁压在肩头。更令人焦虑的是,对安全的考量随着阅历增长而愈发沉重——深夜搭帐篷时的警觉、被跟踪时的心跳、每日“开盲盒”般寻找宿营地的忐忑,都在提醒我生命的脆弱。但正如吸毒者难以戒掉毒瘾,探索未知的渴望早已融入骨髓,让我无法停下脚步。 三、骑行赋予的重生 骑行于我,是救赎,是重生。曾经的低谷,在车轮转动中烟消云散;曾经的迷茫,在山河壮阔中豁然开朗。每一次出发,都是与自我的对话;每一次抵达,都是生命的蜕变。我见过最壮丽的星空,听过最寂静的风声,遇见过最温暖的笑脸,也经历过最绝望的时刻。这些交织的体验,让我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不在于安稳,而在于滚烫。 四、为梦想,至死方休 有人问我:“年近古稀,为何还要冒险?”答案藏在风中,刻在车轮印里。骑行是我的信仰,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即使前方困难重重,我依然会握紧车把,带着勇气与热爱,驶向未知的远方。因为我知道,只要生命不息,车轮就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