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有戏”非遗戏曲文化展位于大同古城县楼北街!展岀了大同戏剧文化,大同地区戏曲剧种主要包括北路梆子、耍孩儿、罗罗腔、二人台、秧歌、赛戏、道情、恒山道乐、中路梆子(晋剧)等。“耍孩儿”戏又称咳咳腔,流行于山西大同及周边的传统戏曲。大同耍孩儿剧团于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2006年6月耍孩儿剧种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流行于晋北忻州、大同、朔州,及内蒙、河北的部分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当年周总理听过后评价,“听罢南梆听北梆,慷慨激昂不寻常”的名言。《二人台》是流行于晋蒙陕冀部分的剧种之一。也是国家级非遗剧之一。戏剧大部分源自金元杂剧结合各地曲调发展而成,繁荣于明清!大同地区的戏曲都有各自的文化历史,都曾繁荣发展!#大同古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