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年我从农村青年点抽工,进入丹东一家国营机械制造企业当了一名产业工人。 我们厂生产发动机零部件,其中大多数产品是需要锻造加工的。比如:连杆、曲轴、齿轮等等。 厂里锻造车间也是一线骨干车间,生产条件也很艰苦,工人操作过程中需要穿戴安全防护服装。有一次,在大型锻锤制作曲轴锻件的过程中,有一个小小的边刺飞了出去,像一枚子弹一样射进一名操作工人的腹部,由于抢救及时没出大事。 我们厂是1951年在安东市瓦斯公司铁工修理部的基础上,组建起的第一个地方国营机械厂。承担了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修理汽车等军工任务,后来陆续接收了25家私营小铁工厂。 1957年工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命名为“鸭绿江一号”,创造了奇迹!我的师傅孙师傅就是当初参与试制的十四名人员之一(图一,前排左四)。 1958年春天,“鸭绿江一号”到北京参加农业机械展览会,并在北京参加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拖拉机游行车队,驶过天安门,接受了领导人的检阅。 1958年在中共八大会议期间,我厂自力更生试制拖拉机经过的报告被转呈给毛泽东主席。五月十八日毛主席看后在报告的空白处,用铅笔写下了批语:“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除了发动机配件之外,企业也生产其他机械产品。一九七六年我国研制矿用钻机专用的新型牙轮钻头。我们车间专门成立小组,研制成功牙轮钻钻体的锻造成型模具。 1977年十二月我参加了文革后恢复的首次高考。其中,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命题记叙文,两个题目:在沸腾的日子里、论青年时代,二选一。 我选择了“在沸腾的日子里“,将我们车间研制牙轮钻头成功报喜和七六年十月的重大事件相结合,记录了一段工厂经历。写作文时,监考的女老师一直在看。交卷后,她说写的很好! 从那时起,我离开了工厂。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的企业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家工厂已经改制,依然运行良好,还是一家专注发动机部件的制造企业。 大约十年前,我曾先后两次作为省技术专家在沈阳评审过该厂申报的两个项目。那种感觉难以言表! 在我的青年时期,务过农、当过工人,这两段经历是我成长中的无价之宝。 个人的人生没有奇迹。如果说有,那就是多年以后还能够回望到的暖心经历。 在抖音里写工厂里的故事,到今天近五十篇,也算是告一段落。 #回忆 #前奏一响拾起多少人的回忆 #青春 #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