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诗人,他没有以诗人之名传世,却以雷霆万钧之势,劈开历史长夜,用龙蛇走笔之姿,书写革命史诗。他的笔尖,凝聚着乾坤之力,他写长征铁血,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写寒梅傲骨,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他写战场苍茫,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他写山河巨变,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他写少年壮志,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如果说李白用诗装点了盛唐的星空,他则永诗刺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当李白醉卧长安酒肆,挥毫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正带领红军在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绝境中前行,当李白流放归来,写下轻舟已过万重山时,他正吹响改天换地的冲锋号角,带着百万雄师过大江。他的诗句,不是文人雅士的消遣,而是枪林弹雨里绽放的革命浪漫。是用马背上的颠簸,战壕里的硝烟酿成的壮美史诗。1910年他立志走出韶山,继续求学,临走前,他把一封信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本里,在信中,他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7年他以游学之名,徒步湖南五县,靠撰写对联,帮人干活,换取食宿。深入农村,体察民间疾苦,8年后,他重游橘子洲头,面对湘江秋色,他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34年,长征开始,他带领红军,翻越了18坐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历经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等生死考验,一年后。他带领红军抵达陕北,站在长征终点,他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956年,他来到南方,三次横渡长江,站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看着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热潮,他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964年他时隔38年,重上井冈山,此时,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射成功,目睹新中国建设的累累硕果,他感慨万千,再次站在井冈山上,他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如果说,李白的诗是酒坛子里泡出来的浪漫,那他的诗词就是炮弹壳里炸出来的豪情。他的文字,如昆仑崩雪,意境似大江东去。字字激荡山河,句句叩击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