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阅兵的相关信息,以下为你介绍: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成立35周年盛大阅兵式,这是自1959年后时隔25年再次举行国庆阅兵。1981年3月邓小平提议恢复国庆阅兵,12月中共中央决定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 受阅部队包括陆海空三军、第二炮兵、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等1万多人,是此前历次阅兵式上亮相方队数量和种类最多最全的一次。受阅人员均接受了7个月的训练,空中梯队训练飞行时间达1.147万小时,平均每个飞行员飞142.5架次、时长98.5小时。 装备情况 此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受阅武器装备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部分达世界先进水平。作战飞机117架,有“轰 - 6”“歼 - 7”等;火炮127门;火箭布雷车18辆;还有189枚远程、中程和洲际战略导弹,如“东风 - 3”“东风 - 4”“东风 - 5”,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受阅。 重要意义 标志着中国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时期,展示了中国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新阶段,在新中国阅兵史上有重大地位,当时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 亮点_小平您好横幅:北大生物系学生自制“小平您好”横幅,游行至天安门广场金水桥边时展开,成为游行亮点,被《人民日报》记者抓拍,成珍贵记忆。 劈枪动作:步兵方阵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行进到天安门前展示“劈枪”(正式术语“端枪”),代表抗战历史。 这是历届阅兵仪式最彰显国家威严气势阅兵没有之一!最大的亮点是我们黄冈开国上将秦基伟用洪亮的黄冈方言宣布阅兵仪式开始!这一刻时刻,中华儿女内心血液澎湃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百年前的封建王朝羸弱腐败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祖国的繁荣点赞为祖国的复兴我们共同奋斗 #为祖国的强盛上门热门#突破播放量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