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院,原为老舍故居,即“丹柿小院”,是一座北京旧式小院,小小的黑门坐西朝东,进门为一小院,只有两间南房,向西是一座三合院。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抗战期间,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为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老舍喜爱养花,写作累时,便到院中赏花,院中的柿树也是他亲手栽下的,绿叶丛中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小院因此得名。1966年8月23日,老舍与其他28名作家一同被红卫兵带走,遭受了殴打和辱骂。次日,老舍在极度绝望和痛苦中,在柿子树下对孙女平静地说:“跟爷爷说,再一一见"。然后选择来到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在湖边长椅上呆坐了一整天后,于夜深人静时跳湖自尽,终年67岁,老舍的墓地位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有“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的字样,这是对他一生为文艺事业奉献的总结。下集播出《陈独秀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