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必然和欧美决裂?在德国呆过,德国人过得也太悠闲了, 不怎么加班, 商店关得比国内社区便利店还早,效率是不是太低了? 国内的工作氛围是“多干多得”,大家拼命加班卷来卷去,但在德国, 没人愿意加班,五点一到,该下班的走得比老板还快。 哪怕工厂订单爆满, 没人会主动加班, 老板也不会要 求,更奇怪的是,一个普通工程师的收入,跟一个资深技工差不了多少,奋斗和不奋斗,收入的差距非常有限。 可问题是, 德国经济依然强劲, 制造业依然世界一流。 德国人看起来这么“佛系”, ”, 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后来研究了一下,才发现欧洲的繁荣并不是靠自己拼出来的, 而是靠着全球产业分工吸血。 德国的制造业看起来很强, 但它其实是靠剥削东欧来维 持的。 捷克、波兰、 匈牙利这些国家承担了大量的低端制造任务, 他们的工人工资只有德国人的一半甚至更低,但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会被送到德国组装,贴上“德国制造”的标签,以高附加值的产品卖回全球。 法国的模式又不一样, 它靠的是非洲。 很多西非国家的 货币至今被法国央行控制, 能源、矿产、农产品不断输 送到法国, 而法国企业则垄断了那里的银行、 电信、交通等行业。 表面上看, 法国没有德国那么强的制造业, 但它养着一大票殖民地,经济命脉牢牢控制在自己手 里。 至于英国, 它的经济核心是金融, 伦敦是全球资本流动的中心, 只要世界各地的资本按照英国制定的规则运作, 它就能收割利润。 瑞士更是全球避税天堂, 银行、 制药、奢侈品产业发达, 靠全球资本的流动维持自己的 富足。 整个欧洲, 看起来像是一个秩序井然、人人享受高福利的社会,但本质上, 他们的好日子是建立在全球产业分 工的基础上。 他们不需要卷, 因为全世界都在为他们卷。 可问题是, 这种体系正在被打破。 过去几十年,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底端,承接欧美的制 造业转移, 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制造业, 把高附加值利润留给欧美。 中国工人拼命加班, 工厂利润微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成长, 国家扶持科技研发, 忍受亏损也要提升制造业水 平。 但这一路走来, 中国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而一旦形成 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它就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 当中国企业开始在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高端制 造等领域挑战欧美,当中国资本进入东南亚、非洲、拉美建立自己的供应链, 当中国推出自己的国际支付系统绕开美元结算